加上原本的詹佳翰醫師已從馬偕離職轉戰台中,於是開始了尋求各醫生二次意見之旅
順便藉由這幾天的看診了解鋼板取出的可能性:
2018年9/1 台北馬偕 郭兆光
由於之前手術都是在馬偕動刀,在稍微做過功課後,這位應該算是馬偕醫院比較有一點點名的醫生,看起來應頗有經驗;當天病患隨眼望去也是上百位,從早上門診看到下午兩三點才看完,初步診斷是要取出,術中建議使用玻尿酸與抗沾黏的藥劑修補膝蓋,由於從X光片覺得骨折處癒合還不是非常堅固,且認為拖越久的話會影響骨頭生長並可能導致骨頭萎縮,故建議手術後要拿一下手杖並且那幾個月要小心不要碰撞;目前預約9/24住院開刀
2018年9/3 北投榮總 邱方遙
網路評價似乎還不錯,這幾天密集找大醫院骨科醫師評估中唯一與大家意見相反的醫師,看完我的X光片後覺得骨折處並沒有完全癒合,不建議我取出,覺得有再度骨折的風險,並認為郭醫生說的骨頭萎縮不以為意,認為若真的骨頭萎縮則應會造成鋼板斷裂才是,邱醫師也多次強調從數據與資料來看,很多人不拿出來也不影響生活;其實取不取出我都無所謂,這次求醫主要是因為膝蓋的不舒服與無法彎曲造成不便,邱醫師也建議若真的想處理膝蓋可以只針對膝蓋沾黏開刀,鋼板則不取出,由於與郭醫師意見相左,故決定看完下間醫院再來決定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IDoctor.aspx?id=DOC0000002036
2018年9/3 新光醫院 釋高上
網路評價不錯 個性強烈,患者也是百多人,下午門診估計也是看到晚上八點過後;對於說我骨頭疑似沒癒合完全的醫生診斷不以為意,覺得可以取出鋼板且越快越好,但除了取出鋼板,對於手術細節並沒有太多描述,大部分都是我主動詢問醫生才一一解說,如住院與休養天數、膝蓋沾黏與傷口處置問題等等;傷口縫合建議跟郭兆光醫師不同,由於傷口較大建議用傳統的縫線,由於預約開刀患者眾多,9/3安排的開刀日期為11/14,預計住院兩天,在家休養一個禮拜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IDoctor.aspx?id=DOC0000002220&s=0&p=2#viewcontent1
2018年9/10 輔大醫院 江清泉
之前為台大骨科醫師,2017年被輔大醫院挖角任職副院長暨骨科主任。當天病患很多,也是一樣請我先去照片子,取不取出鋼板醫師意見是可取可不取;對於我膝蓋的問題他建議安排核磁共振做詳細精密檢驗比較清楚。於是約了天晚上到醫院做MRI,大約40分鐘,做完之後約10/29看結果,醫師覺得可以先不用開刀先從復健試試看能不能解決我最主要膝蓋沾黏的問題,於是幫我預約了輔大復建中心;最後跟當初在馬偕醫院復建一樣,該復健師都說其實我可以自己在家裡做復建;在家裡復健跟醫院復健的差異在於,一個有人眼睜睜的盯著你逼著你做,一個是你會整個擺爛放棄治療,於是乎我又再度放棄治療了...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IDoctor.aspx?id=DOC0000000893
總結,鋼板取出是大事,看過四個醫生後至少有1.5個醫生不建議取出,所以最後決定再等幾年看看,就打電話去當初約好手術的新光與馬偕醫院取消手術囉
--------------------------------------2020後續--------------------------------------
由於2020年6月關節開始疼痛,經新莊禾豐骨外科診所與馬偕醫生黃昱景根據X光診斷的結果認為是鋼板造成,加上骨頭已經癒合所以建議開刀拿出。
2018年9/1 台北馬偕 郭兆光
由於之前手術都是在馬偕動刀,在稍微做過功課後,這位應該算是馬偕醫院比較有一點點名的醫生,看起來應頗有經驗;當天病患隨眼望去也是上百位,從早上門診看到下午兩三點才看完,初步診斷是要取出,術中建議使用玻尿酸與抗沾黏的藥劑修補膝蓋,由於從X光片覺得骨折處癒合還不是非常堅固,且認為拖越久的話會影響骨頭生長並可能導致骨頭萎縮,故建議手術後要拿一下手杖並且那幾個月要小心不要碰撞;目前預約9/24住院開刀
2018年9/3 北投榮總 邱方遙
網路評價似乎還不錯,這幾天密集找大醫院骨科醫師評估中唯一與大家意見相反的醫師,看完我的X光片後覺得骨折處並沒有完全癒合,不建議我取出,覺得有再度骨折的風險,並認為郭醫生說的骨頭萎縮不以為意,認為若真的骨頭萎縮則應會造成鋼板斷裂才是,邱醫師也多次強調從數據與資料來看,很多人不拿出來也不影響生活;其實取不取出我都無所謂,這次求醫主要是因為膝蓋的不舒服與無法彎曲造成不便,邱醫師也建議若真的想處理膝蓋可以只針對膝蓋沾黏開刀,鋼板則不取出,由於與郭醫師意見相左,故決定看完下間醫院再來決定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IDoctor.aspx?id=DOC0000002036
2018年9/3 新光醫院 釋高上
網路評價不錯 個性強烈,患者也是百多人,下午門診估計也是看到晚上八點過後;對於說我骨頭疑似沒癒合完全的醫生診斷不以為意,覺得可以取出鋼板且越快越好,但除了取出鋼板,對於手術細節並沒有太多描述,大部分都是我主動詢問醫生才一一解說,如住院與休養天數、膝蓋沾黏與傷口處置問題等等;傷口縫合建議跟郭兆光醫師不同,由於傷口較大建議用傳統的縫線,由於預約開刀患者眾多,9/3安排的開刀日期為11/14,預計住院兩天,在家休養一個禮拜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IDoctor.aspx?id=DOC0000002220&s=0&p=2#viewcontent1
2018年9/10 輔大醫院 江清泉
之前為台大骨科醫師,2017年被輔大醫院挖角任職副院長暨骨科主任。當天病患很多,也是一樣請我先去照片子,取不取出鋼板醫師意見是可取可不取;對於我膝蓋的問題他建議安排核磁共振做詳細精密檢驗比較清楚。於是約了天晚上到醫院做MRI,大約40分鐘,做完之後約10/29看結果,醫師覺得可以先不用開刀先從復健試試看能不能解決我最主要膝蓋沾黏的問題,於是幫我預約了輔大復建中心;最後跟當初在馬偕醫院復建一樣,該復健師都說其實我可以自己在家裡做復建;在家裡復健跟醫院復健的差異在於,一個有人眼睜睜的盯著你逼著你做,一個是你會整個擺爛放棄治療,於是乎我又再度放棄治療了...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IDoctor.aspx?id=DOC0000000893
總結,鋼板取出是大事,看過四個醫生後至少有1.5個醫生不建議取出,所以最後決定再等幾年看看,就打電話去當初約好手術的新光與馬偕醫院取消手術囉
--------------------------------------2020後續--------------------------------------
由於2020年6月關節開始疼痛,經新莊禾豐骨外科診所與馬偕醫生黃昱景根據X光診斷的結果認為是鋼板造成,加上骨頭已經癒合所以建議開刀拿出。
2020年7月 馬偕醫院 黃昱景
醫生年輕態度ok,評估鋼板取出手術不是非常困難的手術所以就決定讓他執刀。因鋼板植入太久跟骨頭過度契合,為了方便取出螺絲所以骨頭有些螺絲孔會比預期大;自費部分是我主動向醫生詢問,最後採用了防沾黏藥劑亞諾葛來防沾黏生物膠2ml三萬元、愛惜康得美棒皮膚接合自黏網片系統一萬五與速原 水性創傷敷料(滅菌)5ml五千五左右。雖說手術過程中醫生有處理關節沾黏的問題,也用了防沾黏生物膠,但直到現在我並沒有覺得有太大的差異,三萬有點丟到水裡感覺(再次強調自費項目是我決定的與醫師無關)。
不過我倒覺得這個愛惜康得美棒皮膚接合自黏網片系統倒是蠻不錯的,過去兩次鋼板放入手術醫師為了大傷口縫合節省時間都會使用釘書針縫合,往往會造成拆鋼釘時的痛楚,如下:
然後用了這個自黏網片系統,就像是用日本很紅的醫療用三秒膠一樣黏住傷口,不需要拆線,如下:
也號稱可以術後洗澡(不過我跟醫生都不建議),對於整個術後休養品質有很加分的作用,若經濟上許可我個人是建議使用。
在7月中取出鋼板後,原本的關節仍會疼痛所以回診醫生安排了核磁共振檢查認為是半月板破裂與十字韌帶造成的疼痛,但由於這並非黃昱景醫生的專業故建議可以給盧永昌主任查看。可惜盧永昌主任醫生的門診診診爆滿,所以後來就根據馬偕骨科簡介找了林宗諭醫生。
就以鋼板取出手術來看至今四個月後並沒有什麼問題。
2020年8月 馬偕醫院 林宗諭
也蠻年輕的,與上述黃昱景醫師討論過我的問題加上看了核磁共振的結果,也認為是半月板與十字韌帶的問題,開了個什麼鳳梨酵素的消炎藥給我,也順便將核磁共振影像光碟自費匯出。幾個禮拜後吧,由於膝蓋真的痛到有點影響生活品質,所以開始了其它醫院的二次意見詢問。
2020年9月 輔大醫院 葉炳君
也是很年輕的醫師,在看了我的核磁共振與物理檢查後,認為確實半月板與十字韌帶有問題但並非疼痛的主因,而是由於骨頭壞死造成。當下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骨頭壞死我也是第一次聽到,回家後google才發現有點嚴重,醫生說通常都會用開關節鏡將骨頭鑽洞讓血液流過去壞死的部分看能不能活化,順便看關節有沒有什麼需要處理的一起處理。也建議我可以先訓練關節附近的肌力看看。所以手術部分決定再考慮看看就先行離去。
後來再看過馬偕醫院醫生盧永昌確定骨壞死可能性之後,便與葉炳君預約了11月動刀處理。
2020年10月 馬偕醫院 盧永昌
盧永昌就醫院官網看起來是之前我看診過的林宗諭與黃昱景兩位醫師的主管好像?
之前查看盧永昌醫師的門診人山人海,是有天無聊上網看發現隔天早上盧醫師在淡水馬偕門診還可以預約才又燃起了對馬偕的希望。醫師當天看片子看了很久也照了X光,認為是骨頭有問題,但並沒有說出骨頭壞死,我說有沒有可能是骨頭壞死他才說了有可能,治療方法跟輔大葉炳君幾乎是一樣的,可以透過關節鏡處理。
2020年10月 台北榮總醫院 江昭慶
原本確定給葉炳君,但在小孩保母的強烈推薦台北榮總陳威明下,不禁上網研究了一番。但似乎陳威明醫師名氣太大而開診太少,基本上很難掛到號,所以只好放棄轉而保母第二推薦的江昭慶醫師。醫生態度斯文有禮,做了理學檢查並看了核磁共振與當天X光後認為十字韌帶比較差,但疼痛應該是股骨頭瘀血或壞死造成,療法也是關節鏡為主。原本覺得可以考慮讓這醫生開看看但他認為有必要給另外一位榮總醫生鑑定,於是幫我轉診給下方的馬筱笠主任醫師。
2020年10月 台北榮總醫院 馬筱笠
馬醫生那天後方帶了三四個學生一起加入診斷,蠻有威嚴的感覺,說話中不時穿插著頗為標準的英文。診斷結果認為是骨瘀血,其次是骨壞死;醫生問我有沒有O型腿,我說不太清楚,因為根據X光的水平來看,似乎偏移了2~5度,若要確定則需要做詳細的什麼水平檢查的,倘若水平有問題則有可能要做截骨手術,也就是打斷重接;一聽到這個心涼了半截,但醫生說那是最糟的可能叫我不要想太多,建議我再觀察幾個月看看。另外沒記錯的話,這醫生好像有誇獎了一下當初幫我骨折接回的詹佳翰醫師。
2020年10月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 李忠謙
這醫生是我媽推薦的,三重醫院我也算熟了,所以大問題我從小都不會想到三重醫院去看,對我而言是三流的小醫院,甚至當年我就在三重醫院前方出車禍弄斷腿也不知道為啥救護車也寧可送我到馬階而非旁邊的三重醫院。加上我覺得很多長輩推薦的東西都沒有任何根據與說服力,原本想聽聽就算了,直到無聊上網查了一下這醫生的簡介才覺得可以試試看。在醫生看過所有資料後認為是軟骨、骨髓囊腫、骨瘀血或骨壞死造成的,現在有點算是退化性關節炎了,在怎樣大概50幾歲就會報銷,療法基本上也是開關節鏡,至於之前有醫生說的截骨術他認為這年紀還沒其必要,甚至猜兩下就知道是馬醫師,建議可以先觀察,不行再開關節鏡,最後才會考慮截骨術。談論的過程中覺得醫生有耐心有專業,一度想要給他動刀,不過後來發現我預約的葉炳君是李忠謙的學弟,他認為給葉學弟開也沒什麼問題,覺得我方便,離家近就好。
最後我有針對有兩個醫生沒有從核磁共振與X光看出這個骨頭囊腫、骨瘀血或骨壞死這些問題表達了疑問,醫生說認為是不同教派的問題或是不同學習的環境造成的,但仍建議掛年紀大一點有經驗的醫生比較好。
2020年10月 台大醫院 江鴻生
醫生認為是軟骨方面的問題,細節有點忘記了,如果沒記錯整個過程也是沒有很具體的幫助
--------------------------------------2022/4後續--------------------------------------
由於後來評估都覺得差不多應該骨頭壞死的問題,為了方便也因為近,故在2021年暑假給輔大醫院 葉炳君做關節鏡手術處置,沒記錯的話也處理了沾黏與軟骨剝落的問題,也施行了PRP增生療法,傷口蠻小的,術後也可以即刻正常行走。
這幾個月下來確實有比開刀前好點,但偶爾還是可能因為使用過度或其它原因導致關節疼痛,於是2022/3回診有建議打三次療程的玻尿酸治療,不過我還是無法判斷是否有明顯改善?應該有吧我想?
--------------------------------------2024關節再度疼痛--------------------------------------
這幾年我幾乎都回輔大回診,23年底關節又開始疼痛,給輔大葉炳君醫生看過後似乎也只能開藥或換人工關節,有鑒於此又開始我的尋醫之旅,根據MRI, CT, X光等等判定的結果基本上就是創傷性關節炎,軟骨磨完了似乎只剩下換人工關節一途,因此又開始展開了浪費時間與金錢的看診之旅
2024年3月 台北榮總醫院 陳正豐
原本是要約陳威明院長,但因為非常難掛號所以仍先掛了也是蠻有名的陳正豐醫師,當天醫師從早上開始看診到晚上才輪到我這260幾號,太辛苦了,值得一提的是醫生人很好。
陳醫師根據片子很快就確定是創傷性關節炎,認為截骨矯正手術可能效果不大,建議能拖就拖,並提供了一些衛教參考,這裡有提到數年前馬醫師的見解,只能說當初可惜我並沒有堅持而選擇了逃避沒有作截骨矯正手術來延緩關節炎的發生,最後先暫時約換關節的時間,排隊時間大約兩三個月,並如果有取消或是改期可以透過醫師團隊Line群討論,這點非常方便
2024年3月 台北榮總醫院院長 陳威明
院長的名聲這幾年有從保母與我親戚聽到,但非常難掛,有天晚上仍掛不到本來要放棄了,是剛好過了晚上十二點預約名額釋出才可以掛到一個月後看診。當天院長也是判斷創傷性關節炎,也是認為換人工關節為主,手術很快,他也認為我年輕能晚開就晚開,若要手術最快也要半年才排得到,也算是速速打發了我,雖貴為院長,不過態度非常溫柔客氣。
2024年4月至6月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 李忠謙
再度回到李醫師門診,一開始我就不贅述給醫生聽,把照片啥的一切給醫生看圖說故事,還又回榮總燒DVD到三重醫院匯入;醫生也是認為創傷性關節炎,可能也是更換人工關節、hto 高位脛骨截骨矯正術或一個新技術叫做愛膝康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系統,這期間總共來了醫院三次,最新一次更新醫生是說愛膝康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系統根據我的案例可能效用沒這麼好,可以賭看看hto高位脛骨截骨矯正術+關節鏡,如果軟骨復原不好再用愛膝康看看。但須先安排一次完整的MRI再來看片子決定,進度目前就到此,然後醫生如同多年前一樣有耐心、溫柔,另外目前考量三重醫院動刀的次因則在於這是這幾間醫院中門診費用最便宜的,其他動不動都要個五百多實在吃不消,且地緣之利家人照顧比較方便,旁邊也有菜寮捷運站
2024年5月 台北慈濟醫院 洪碩穗
本來要掛號稱全台灣最難掛的醫生呂紹睿,但實在網路掛不上又不想花錢買黃牛所以退而求其次掛了同醫院的洪碩穗,但也是只能掛到一個多月後。當天我是31號,從下午兩點看診開始到晚上八點才看到我........想說這也太蝸牛了...............醫生也是溫柔地詢問了解我的問題,根據片子也是覺得最終得換人工關節,在這之前也是說截骨術或關節鏡,於是我快速問了何時可以動刀,醫生說最快一年...............................光聽到這我心就涼了一半,於是就放棄在慈濟就醫了
以上的評論皆為個人主觀不專業記錄,並不代表醫生醫德或是專業能力喔,僅供大家參考!